探讨“人的观念”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。然而,如何在20世纪“主体死亡”、“人的消解”的后现代语境中,去重新辨析大写的人远去的“踪迹”,如何重新发现人的精神内核和总体形象,如何在新的理论维度和价值层面去重新审理那些老而又老的问题,并在中国当代文化视域中探讨这些问题的当代意义,决非一个简单的问题。在我看来,这种根本性问题的解决,不可能是灵机一动的玄思妙想的结果,而是艰难的理性探求和意义解答的过程,也是中国文化“阐释性对话”和“对话性阐释”的意义揭示过程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,可以说,李庆教授《中国文化中人的观念》一书,从新的角度对人的观念作了一次新的阐释。
本书的吸引人之处在于,将理论思辩与实证文献考据加以结合,既避免了一般的探讨人的观念、人的存在、人的价值的玄奥晦涩的理论色彩,也避免了一般的实证文献的繁复琐碎的弊端;同时,作者在理性分析过程中加以历史性再思考,从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角度,逐一探讨人的观念的发展、演变、转型和再生;不是一般性地概述人的观念发展,而是从范畴史的角度进行文化观念范型研究,使问题的解决向更深的思想层面延伸。
全书的逻辑起点是探讨“人与自然”的关系。在重新解释“天人感应”、“天人合一”观念后,从“人与自然”的关系过渡到“人与自我”即人的生死观问题。生死观是伴随着自我存在意识而产生,也是伴随自我存在意识而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的。作者以其广博的文献学知识,梳理了儒家生死观、佛教生死观、道教生死观对中国文人和文化的影响,新见迭出。
对“欲望观”的范畴史的梳理,成为了该书的重要部分。在先秦时代,欲望观将“欲”和“情”相分离,其后,出现了原始佛教主要是小乘佛教中严厉的禁欲主义,这两种倾向的交互作用和人性中的“气论”结合,并逐步形成宋代理学体系中“存天理、灭人欲”思想,乃至出现完全否认欲望的思潮。作者大胆地为“欲望观”翻案,强调“欲望”在现实社会中应有的形态和价值。他认为,以饮食男女为主要内容的生命之欲,是个人或社会心态和机能发育的重要参照点,正如经历了青春期冲动的正常人会对食色之欲采取理智态度一样,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也会同样如此。在我看来,作者就欲望观反复申说了自己的反抗欲望压抑、抵制欲望匮乏,拒斥禁欲主义的倾向,而坚持为合理的欲望张本,有其积极的社会意义。但在这一点上,其学术分寸感、尤其是理性的“度”,值得学术界进一步探讨。
从“欲望观”进一步推导,作者讨论了“功利观”,其中对“三不朽”(立德、立功、立言)的研究颇见功力。其后在进入“人性论”的讨论时,作者关于性善、性恶、有善有恶或无善无恶论的分析,为人的观念的展开,为存在论在历史语境中的再度阐释,作出了积极的努力。
作者对中国文化中人的观念的审理并非是发古之忧思,而是立足于现代中国语境。因此,“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”,在作者那里就成为将问题史的演进放在近现代中国问题境遇中,即将人的观念———自然观、生死观、欲望观、功利观、道德观和人性论等,置之于百年中国的历史风云中,置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中,置于中国现代文化观念、价值和形态的变革中,使人与社会、人与自然、人与现代化、人与自身的感性和理性的全面更新,具有了新的“过程论”和“价值论”特色。
当然,本书的探讨并没有为“人的观念”问题的探讨划上句号,而是对既有结论打上了一个个问号,从而对问题加以新的延伸。不妨说,这部书的价值体现在,从范畴史上重新梳理中国文化的精神,透过琐碎的历史文化现象进行一系列核心概念和关键范畴的清理,使得对这一问题的再审视,有可能成为20世纪的思想者对自身认识和价值判断的一个重要基点。